手札·录赵晓梦诗 2017年 29cmX63cm

众家评说

近几年来,陈仕彬先生的艺术成就备受瞩目。2008年中国国家画院“大道无门”陈仕彬书画展、2013年大道堂艺术馆开馆暨“大道之行”陈仕彬书画展、大道之行——陈仕彬书画世界巡展法国卢浮宫专场三次重要展览的成功举行引发学界广泛关注。在此,辑录几次研讨会上的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著名画家)

陈仕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创作路数,开始从重景物转到了重性情,从重外在样式转到了重内在笔墨,从重点线结构转到了重笔墨浑沦,这种艺术创作思维的重大转变是和他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本体的深入探究密切相关的。在陈仕彬的近作中,已逐渐显现出了以书为骨、以墨为韵、以诗为魂的总体气象,传达出了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文化认识和具体的操作能力,呈现出自己所特有的风格面目,为画坛吹进了一缕清新的春风。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著名画家、理论家)

陈仕彬朴实又有热情,厚道又不失聪慧,这恰恰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内容。20世纪以来书画界形成一个现象,一批书画家游离在笔墨之外。而陈仕彬则老老实实地研究书画自身的规律,尤其重视笔墨的研究和探索,我觉得他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几年我见证了他的进步,他尝试各种规格和内容的作品,把书法与大画结合起来,给自己不断地提出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现在的状态决定了他的未来,这一点我很有信心。

孙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著名美术理论家)

今天看到陈仕彬的山水画,我觉得面貌较之80年代更加丰富了,气派也大了,意韵也加深了。从这些作品中看得出仕彬对传统的理解和吸取是比较到位的。在绘画的因素方面,比如语言符号方面他都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生活和自然的东西,他一方面非常重视传统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把时代精神和当代审美取向很好地结合进去了,不是那种以奇以怪来哗众取宠的创新,非常自然,值得提倡。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他画中国画的时候不是用西画的观念来套,而是用中国哲学的观念,把传统中国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自然山川,尤其是他所处的四川地貌巧妙地结合上去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中国画都是表现北方的,另一方面,它比较清秀,而真正能在历史上传世的,表现四川雄秀一面的山水画还真少,而仕彬在少有可以借鉴的基础上,表现出这样一种混茫大气、雄秀俊朗的四川山水,我觉得这个是仕彬的一个不小的艺术成就,某种程度上将是对中国山水画的一个贡献。

刘龙庭(《中国书画》副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

古人云:能作大画者优才也,在一般的展览上往往是小品居多,小构图、小趣味、小格局居多。仕彬从而二十来岁就很重视中国画和书法的关系,他有根基、有悟性,而且很执著,他的书法和绘画齐头并进并且都很优秀,我认为他是继承了中国画家的优良传统,相信他一定会在中国画这个领域开辟一片天地。

刘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著名书法家)

我和仕彬先生交往已经有十多年了,我本是台湾人,回台湾到台北张大千的工作室参观,张大千的工作室和仕彬今天的大道堂比起来显得寒酸了。今天大道堂艺术馆的揭牌表明仕彬同志不仅是画家、书法家而且是了不得的事业家。仕彬能够书画两齐,真是难得的人才。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是相当可观的,墨色用的好,线条也用的好,我觉得他是书画双精,书画合璧,并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今书画界是难得的一位成功人士。

马振声(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

仕彬做人低调,做事却总是轰轰烈烈,2008年的画展至今印象深刻,特别是他的大画“众山皆响”,今天虽然没有大画,但却是在自己的艺术馆办展,来了这么多社会各界的名流,而且又与四川地震相遇了,又是惊天动地。我仔细看了一遍展厅里的作品,比08年的作品更精到、更放松,更注重线条的质量和细节,整体也感到更华滋。说明仕彬这几年没有少费功夫,尤其是诗书画齐头并进,这在当今画坛的年轻一辈中甚为少见,假以时日,定成大器。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画家)

今天我有三点感触:第一是正道。我感觉仕彬的书画艺术扎根于传统,从传统一路走来,师古而不泥古,注重书外功、画外功,且诗、书、画齐头并进;第二是正气。仕彬出身教师世家,也一直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离开教育部门后仍一直坚持做艺术公益活动,并且一直尊崇艺术终极目标是“成教化、助人伦”的理念,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独善与兼济”的正气。第三是正义:仕彬为人友善,待人诚恳,敢于担当,有信有义。

刘曦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

今天邀请我参加他的艺术馆开馆及作品展开幕式,让我吃惊不小,没想到多年不见,仕彬已经取得不小成就,尤其在书画创作上已有长足的进展,并且词赋、书画、社会活动等全面开花,成果丰硕,相对于当今画坛一些单调、浅薄、浮躁的现象,仕彬应该说为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中青年书画家树立了一个榜样,由衷地为仕彬感到高兴,祝仕彬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苏叔阳(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著名作家)

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大道之气,在这个展览上,我看到了内力和很崇高的精神。书画家我见得比较多,但像仕彬这样的书画家的确少见。我从仕彬先生的书画作品中看到了文人的刚强之气和自尊之气以及自信之气,特别是自我高贵的精神,这一点我觉得是我应该特别学习的,虽然我认识他比较晚而且他比我年龄小。

王挥春(北京画院著名画家)

仕彬反复的刻苦研究,坚持自己,用最大的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有了自己现在的丰硕成果。从禅学的角度来看,他已经走进了 “道”。这个“道”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扩大,在曲折蜿蜒的过程中,扩大了这个“道”,这个“道”也是他的自我成就之道。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意志,民族的光荣,也是我们“中国梦”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刘克雄(台湾著名国学大家、书画家)

我主要从事国学方面的研究,前不久与陈先生初次见面,结果就像故交一样,我感到陈先生学养深厚,知识面广阔,深感佩服。今天我看到陈仕彬先生的书画,它的内涵是那样的充实,他画的作品的框框里好像容不下他的磅礴大气。陈先生的画里面,可以看到引书入画和线条之美,他山水画里面的线条,哪怕是松树松针的最小部分都非常的流畅和有力道,说明陈先生从传统走来,又能融汇当代新的气象,因此,表现在他的作品里面,他的画就既大气磅礴,又浑厚华滋。                

王仲(《美术》杂志原主编、画家)

看仕彬的山水画可以感觉到他在传统艺术的领域中,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历练的一个过程,吸收了非常多的营养,看他早期的画,我感觉,可能受石涛、黄秋园的影响比较大,后来又把黄宾虹的笔墨功夫融入进去,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今天看到仕彬的山水画里有四川山水的这种风韵,我觉得非常好,说明仕彬是一个严谨务实而又能够抓住关键的一位画家,在他的这个年龄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山水画的希望。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           

对仕彬而言,第一,他不仅是一个书画家,更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古典意味的文人,他用书法和绘画的方式,来体现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和造诣,仕彬在这方面我觉得做得非常好;第二,他是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推动者,他围绕着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做的工作和贡献是巨大的,我充满敬意;第三,他是美术社会活动方面的策划高手,围绕美术转化成生活方式,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很有人文内涵,没有违背艺术自身的规律。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仕彬同志的这个活动给我们所有的艺术家一个提醒,关心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点做得很好;第二点我认真看了他的作品,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勤奋并且很有才华的艺术家,他重视传统的学习,连十多岁的作品都保存得很好,让人清晰地看出他的成长脉络;再一点就是书画皆修,为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前途不可限量。

周志高(《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

从仕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纯正的艺术家的形象,他没有染上当今书画界的官本位和近亲繁殖的通病。另外,我们中国画界的书法水平实在太低了,当看到陈先生的这个展览,我觉得他是当代青年书画家中的杰出代表,这个展览大家有目共睹。从某种角度讲,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的书画大师从哪里来?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张瑞田(中国作家书画院的副院长兼秘书长、书法家)

陈仕彬是一位能书擅画的艺术家,他的画里有宋元画家的文化温度,有先贤的才华力度,还有当代人的胆识气度,在他的书画中能感受到一个人对历史的沉思,对艺术的体会,对现实的超越。陈仕彬有一种知难而上的精神,他对书法和国画一直进行专业的解读、领悟,并对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地予以全方面的追求。陈仕彬是当代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做得很好,我也很高兴,看着他对自己的强化,我就觉得我们的书画界还是有希望的。

郑作良(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原主任、著名版画家) 

我印象最深的是仕彬既传统思古又不限于传统,他更多的是反映了川藏的一些山水,雅鲁藏布江和四川的一些山水,加入了他本土的东西,加入了他个性的一些东西,这一点他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国画不冷峻,不阴森,不疏荒,他的作品里充满了鲜活的生气。仕彬是一个有才华的画家,是一个聪明的画家,是一个勤奋的画家,我认为他一定能成为大家。       

王岳川(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著名文艺理论家、书法家)

今天是大道之行,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我认为仕彬的优点就是大道之行的“行”,他的身上有君子之风,所以他文质彬彬,今天的狂人、粗人、野人太多了,而君子之风是大国的一个形象,所以在我看来君子之风就是仁者爱人。关于仕彬的艺术,我用孙过庭《书谱》的两句话:“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仕彬一方面在秉持传统,一方面又在融入和表达自己的个性,他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